2023年06月22日 13:03:22 来源:四川新闻网 记者:何佳欣 张颖 张宇 编辑:田莉
四川新闻网-首屏新闻成都6月22日讯(记者 何佳欣 张颖 张宇 摄影报道)农历五月初五,又是一年端午至,粽香飘满城。端午节又在四季时序更替中来临。作为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的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端午节至今已经有2500余年历史,文化底蕴厚重。
这是一个“浸润”了传统文化的节日,有粽子、艾草的清香,有赛龙舟的热闹,也有美好的祝愿,浓浓的节日氛围弥漫在城市的每个角落……
【资料图】
老成都“粽子一条街”的“端午味道”
走进成都市金牛区的马鞍东路,空气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,只见粽子铺一家紧挨着一家。蛋黄鲜肉粽、鱼香咸肉粽……每个摊位上都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,前来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。
30多年前,4名退休女工组成的“粽子天团”带火了这条街的粽子生意,如今,“粽子一条街”从曾经不足百米已延长至上千米,“梅婆婆”“朱婆婆”“马婆婆”各种以“太婆”命名的粽子铺一眼望不到头。
“粽子一条街”上店家正在包粽子
展叶、填料、包裹、绕线……整个过程行云流水、一气呵成。不到10秒,一只饱满的肉粽就被丢进了盆中。在“粽子一条街”,粽子的“江湖”就是婆婆们的“江湖”。每到端午节,这些上了年纪的太婆们就会上演高超的“老手艺”。
而近年来,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,粽子的创新也“卷”出了新高度。用七个烤制的蛋黄、两大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加糯米包制的大肉粽,在众多小粽子间格外吸睛……记者看到,在梁婆婆粽子摊位上,不少人排队购买这款网红“七龙珠大肉粽”。
七龙珠大肉粽
梁婆婆手工鲜粽创始于上世纪80年代。从最开始只有最为传统的白味、椒盐和甜粽3种口味,发展到现在20多种不同的口味。
梁婆婆如今七十多岁了,但仍然是店里包粽子的主力军之一。“这段时间我们只能睡四、五个小时。”梁婆婆一边擦汗,一边告诉记者,店里每天早上六点开门,凌晨就已经备好了粽子所需的食材,“每天几乎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”
到马鞍东路买粽子,几乎是成都人过端午节的日常。“从小就是吃这里的粽子长大的。”“我爸小时候就在这里买粽子,我奶奶以前特爱吃。”“和商店里的粽子相比,到这里买一串牛角碱水粽,才能让我找到过端午的仪式感!”……每一句反馈都让梁婆婆既感动又幸福,而这也是她坚持做粽子的动力之一,“拥有手艺才能安身立命,这是一种谋生的技能,更是对我国端午文化的一种传承。”
百舸争流 龙舟竞渡迎端午
赛龙舟也是中国端午节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,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
碧水之上,百舸争流。近日,在四川内江甜城湖畔上,随着发令枪响,参加500米直道竞速赛的16支龙舟队分成4组,展开激烈角逐。鼓点愈密,桨声愈急,龙舟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。甜城湖两岸,上万名观众的加油声、喝彩声、欢呼声此起彼伏,一浪高过一浪……这是2023“甜城湖·绿水青山”中国休闲运动首届挑战赛暨内江第十一届大千龙舟文化节上的一幕。
赛龙舟比赛现场
精彩的龙舟赛事,让看台上的观众心潮澎湃、热血沸腾。受现场热烈氛围感染,市民张显瑞时而呐喊助威,时而拍照记录,时而手舞足蹈。张显瑞说:“端午节举办这样一场视听盛会,很好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!”
赛龙舟比赛现场
除了内江外,四川多地都举办了热闹非凡的龙舟大赛,在2023年中国龙舟公开赛(四川·恩阳站)暨“划遍四川”恩阳站比赛中,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龙舟劲旅及本土精英队共36支竞技队伍近千名选手挥桨竞渡;四川省社区运动会龙舟比赛在大邑县成都西湖公园举办,围绕“爱成都 迎大运”主题,让更多群众喜爱这项运动,感受龙舟文化的魅力;2023年阆中古城第五届嘉陵江龙舟赛上,运动员在嘉陵江上挥桨逐浪。现场近20万名观众助力呐喊,线上近300万网友在线观看,共享中华传统竞技运动的速度与激情……
过好传统节日 恪守中华文化基因
“除了吃粽子、划龙舟,在四川,人们还会挂艾草、菖蒲,饮雄黄酒、拴五色线、佩戴香囊。”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黄尚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在成都地区,端午习俗更是从唐宋以后就开始流行了。
“四川人过端午向来仪式感满满!四川有民谚:端午门挂菖蒲草,熬锅艾篙洗水澡。”黄尚军表示,四川民间认为端午也是避邪防治病的节日。因此,端午节的傍晚,父母会用菖蒲和陈艾熬一锅水,给孩子们洗澡,避免以后生疮和被蚊虫叮咬。陈艾则一直挂在那里风干,以后作药用。
除此之外,人们还会饮雄黄酒祛毒解痒;将起源于汉代的五彩绳系在手臂上保平安健康;佩戴中草药香囊在胸前、腰际、脐中等处驱虫、避瘟……
“每年我们热闹地庆祝端午节,究其根本是节日本身的文化基因。就像平日也吃粽子,但总是缺少端午那种别致的韵味。”在黄尚军看来,端午节不仅是历史的传承,更是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和始终如一的民族情感,“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代表着民族的文化情感和文化记忆,需要一代一代人传承。对于年轻一代的人来说,更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过好传统节日,守护民族传统。”